要闻 经济 栏目首页 聚焦 科技 连接 系统 产品 联想专题 资讯 金融 科技 理财 财经 知识 金融 游戏
首页 > > 正文

绘本翻译的多模态重构与儿童本位的回归_当前热讯

2025-11-17 18:14:38来源:中国网


(资料图片)

在成年读者的普遍想象中,绘本常被视为一种“低门槛”的阅读形态。图画占据主体,文字简短精练,似乎难以承载深刻的文学结构或复杂的符号体系。相应地,其翻译工作也常被误解为一种技术性、甚至边缘化的文字转换行为。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“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儿童绘本翻译研究 (21C0469)”课题组研究认为,绘本并非“浅易的文学”,而是一个高度复合的多模态艺术形式。它借助图像组织叙事,依托语言营造节奏,通过版式引导阅读路径,运用色彩调动情绪,更借着声音与韵律制造身体层面的共鸣。在这一认知框架下,绘本翻译的根本任务,不再是将原文逐句“搬运”至对应的文本,而是回应一个更具本质性的命题——如何以中文为媒介,重建一场对中国儿童同样具有感染力的阅读体验?要回答这个问题,绘本翻译至少需要完成三个层面的转变。

一是翻译对象的转变:从“单模态”到“多模态”

传统翻译理论将翻译对象看作是线性的语言文本,句子、词汇、语法与修辞构成其全部内容。在此种观念下,译者只需寻找对应词句、调整语序结构,便似乎完成了任务。图像被视为文字的附庸或装饰,翻译工作因而可完全脱离图画进行。

多模态话语分析则揭示了绘本首先是一种融合性的文化表达。意义不再固着于某一单一符号,而是生成于不同模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之中。图像承担叙事骨架、文字赋予语气与节奏、版式引导视觉动线、色彩参与情绪建构、声音元素则在朗读中唤醒身体感知。在这一理解下,译者必须建立一种“整体翻译观”,其工作对象不再仅是文字,而是由图像、文字、版式、色彩与声音共同编织而成的意义系统。

关键词: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

热点
39热文一周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