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 经济 栏目首页 聚焦 科技 连接 系统 产品 联想专题 资讯 金融 科技 理财 财经 知识 金融 游戏
首页 > > 正文

焦点快播:个人养老金赛道竞逐加剧 中国银行以“全景生态”谋篇布局

2025-10-11 07:07:28来源:中国经营网

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,愈发受到关注。目前,个人养老金市场在政策推动下稳步发展,但仍面临公众认知深化不足、产品与服务适配性待提升等行业共性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提升服务质效,真正激活个人养老金市场的长期活力,成为业内关注焦点。


【资料图】

日前,中国银行(601988.SH)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陈建中在接受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专访时谈道,养老储备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“长跑”,银行应坚持以陪伴式服务理念贯穿客户人生不同阶段。目前,中行正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从“产品导向”转向“需求导向”,并围绕客户、产品、服务与宣教全面发力。

直面“开户热、缴费冷”问题

《中国经营报》: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否还存在“开户热、缴费冷”的现象?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银行如何有效提升账户的激活率和缴存率?

陈建中: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初期,确实存在“开户热、缴费冷”的现象。主要原因包括部分客户对政策理解不深、税收优惠覆盖人群有限、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年轻人对长期资金锁定存在顾虑等。

得益于人社部门的持续指导与有力推动,当前市场情况显示,公众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正在逐步加强,参与意愿有很大提升,惠及广大人民、补充养老储备的积极效应日渐凸显。

从中行的做法看,在客户培育方面,我们持续开展政策解读和投资者教育,推动“理性参与”。在个人养老金产品引入方面,中行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,目前在大型商业银行中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最多。此外,我们积极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和养老规划工具,让客户直观看到现在缴存与未来储备的关系,吸引客户持续缴存。目前,在我行新开户的客户中,近七成在开户时即完成了首笔缴存。

后续,我行将会上线个人养老金自动缴存功能,做优专业队伍对客投资咨询服务,持续丰富可投产品及组合、迭代《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方案》,提升客户持续参与缴存的意愿和便利度,帮助广大客户培育、固化缴存习惯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:在产品设计上如何平衡收益与流动性?

陈建中:对于普通投资,投资者的确面临产品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问题。但我们觉得,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方面,反而更容易选择。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一个封闭账户,一般情况下在退休后才能领取,因此产品流动性不再是关注重点,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,在匹配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,争取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。

我们通过构建“金字塔”型产品体系帮助客户进行多元配置,平衡风险与收益,即储蓄打底、理财求稳、基金博收益、保险强保障。同时,我们也明确告知客户养老资金的长期属性,鼓励用“长钱”做投资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: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核心优势是什么?银行如何通过产品与服务差异化吸引客户?

陈建中:对于广大制度参与者而言,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核心优势,不仅在于税收优惠这一直观红利,更体现在其专属性、长期性和自主性。

养老储备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“长跑”。账户的专属性体现在资金封闭运行,帮助大家形成强制储蓄习惯,防止养老钱被日常消费占用,从而保障资金安全性与未来生活的确定性。长期性体现在能够引导客户自然接受长期投资理念,减少产品净值短期波动烦扰,让资金在复利效应下持续积累,更好地抵御通胀,为退休生活提供坚实保障。自主性则表现在每年额度内可自由选择缴存金额与时间,方便灵活安排。更关键的是,账户像一个开放的“产品货架”,客户能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年龄阶段,自主配置储蓄、理财、保险、基金等产品,构建适合自己的养老投资组合。

中行的策略是致力于搭建“全市场+全集团”产品体系,积极对接全龄人群养老服务需求,不断丰富优质养老投资产品线,满足不同客户投资需求。截至2025年上半年,中行上架销售276只个人养老金产品,涵盖储蓄存款、理财产品、公募基金、商业养老保险等,产品种类和丰富度均在行业居前。同时,我们强化投教陪伴和顾问服务,搭建了手机银行“养老金融专区”,为客户提供开户缴存、投资管理及税延凭证打印等一站式便捷服务;线下则有专业客户经理为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客户提供支持,帮助客户了解更多金融知识,选择适合的养老金融产品,全力打造“金融+服务”的养老综合生态。

从“产品导向”转向“需求导向”

《中国经营报》:目前,养老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明显。银行如何设计出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?在产品收益弹性与稳健性的平衡方面有何创新举措?

陈建中:目前,个人养老金可投产品类型丰富,涵盖储蓄存款、理财产品、公募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,产品形态多样,风格也有所差异。如何帮助客户作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理性投资选择,是商业银行比拼专业性、塑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领域。

中行积极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从“产品导向”向“需求导向”转型,持续构建多层次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,满足不同年龄、收入层次和风险偏好的客户的差异化需求。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、兼顾风险与收益的服务理念,基于客户需求偏好与精准画像,为客户提供《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方案》。我们综合考虑客户风险偏好、不同人生阶段、对未来养老需求等因素,充分发挥我行差异化、多层次的产品格局优势,为客户提供策略匹配的差异化产品推荐服务,助力客户实现稳健、可持续的养老财富积累。

《中国经营报》:作为国有大行,中行在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战略与布局?

陈建中:未来十年将迎来养老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达3.1亿,占总人口比重的22%。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,政策驱动正推动养老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。

从中行的情况看,今年以来,我行将社保、个人养老金等业务纳入全行重点战略产品体系,个人金融部也将个人养老金融业务列入“打造零售卓越价值银行行动规划”,集中优势资源,加强科技赋能、营销推广和宣传教育,围绕客户、产品、服务与宣教全面发力,致力于打造“养老金融领先银行”。具体布局如下:

在客户端,我们坚持以陪伴式服务理念贯穿客户人生不同阶段,提供养老咨询、养老规划、资产配置与生活消费等一站式服务,满足客户多元、跨周期的“备老”与“养老”需求。面向养老个人客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服务方案,针对在职客群,侧重提供养老财富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,兼顾满足照顾家庭成员养老需求;针对退休客群,我们重点构建覆盖医、食、住、行、娱、情、学等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生态,同时积极布局包括康复护理在内的需求领域。

在产品端,围绕养老资产所具有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征,我们广泛遴选和引入优质养老金融产品,构建满足资产配置、养老规划、风险保障和财富传承等需求的全谱系产品货架。依托精准客户画像,我们聚焦财富规划与资产传承两大核心目标,以“四笔钱”资产配置模型为起点,为客户定制养老资金规划和资产配置方案,为客户推荐适合的养老金融产品,持续跟踪收益,引导备老客群树立长期投资理念,助力其稳步积累养老财富、实现养老目标。

在服务端,构建养老全景账户,整合客户的三支柱养老金与各类备老资产,形成统一的养老资产视图,并逐步建立起“测养老待遇、算养老缺口、补养老资产”的闭环管理机制。同时,全面提升渠道服务能力,线上重点优化手机银行适老体验,线下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与“软服务”升级,双管齐下增强对老年客群的人文关怀。

在宣教端,常态化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,我们以养老服务示范点为基地,积极融入社区“15分钟生活圈”,实现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广泛覆盖。定期举办主题活动,重点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权利、理性投资观念与防诈骗技巧,并辅以数字化转型相关宣教,助力银发族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有效防范电信诈骗,满足其在社交、生活与财富管理方面的多元需求。

关键词: 养老 兴业控股 香港 广东 福利 个人 养老金 产品 客户 布局

热点
39热文一周热点